首页 > 资讯 > 航天 > 中国迈向航天强国 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卫星2022年建成空间站

中国迈向航天强国 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卫星2022年建成空间站
2016-04-23  

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表示:中国正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卫星,2022年建成空间站。

       

        航空圈讯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6年起,将每年的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4月22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局局长、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向媒体介绍“中国航天日”有关情况,同时也介绍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有关情况。

        许达哲介绍“中国航天日”和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情况
 
  许达哲说介绍: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的开创性、奠基性成就。中国政府将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确定为“中国航天日”,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航天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彰显了中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展现了中国航天人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坚定信心。我们希望,将“中国航天日”打造成为唱响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主旋律的重要载体,打造成普及航天知识、激励科学探索、培植创新文化的重要平台,使之成为传承航天精神、凝聚强大力量的重要纽带,成为全世界了解中国航天的重要窗口。
 
  今年恰逢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60年来,一代代航天人自强不息,接续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航天发展道路,建立了完整配套的航天科研生产体系和富有成效的系统工程管理体系,造就了一支素质高、技术精的人才队伍,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和文化,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为代表的一系列辉煌成就,实现了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三大领域的长足发展,为推动科技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中国空间技术能力步入世界先进行列,成功实现航天器地外天体月球软着陆,掌握了载人航天各项关键技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全球组网迈进,遥感卫星分辨率进入亚米级时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累计发射226次,成功率超过96%,拥有完整的通信、遥感、导航以及技术试验等卫星系列,在轨卫星数量近150颗。中国空间应用广泛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以高分、风云、海洋、资源为代表的遥感卫星,在农业、林业、国土、测绘、水利、住建、环保、减灾、交通、气象、海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信卫星形成了稳定高效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导航定位卫星步入了产业化的发展轨道。各类卫星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为例,已成功发射多颗卫星,18个行业1100多家单位和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高分应用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高分数据共享,不断扩大专业化、业务化的应用。中国空间科学探测能力和研究水平显著增强,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的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取得跨越发展,成功发射以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和实践系列卫星为代表的多颗科学试验卫星,空间物理、空间化学、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等空间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空间碎片观测、减缓和防护取得重要进展。中国空间探测为中国科学家提供了研究探索的重要平台。
 
 
  近期,月球探测面向社会征集了载荷创意设计,得到了青少年和科技爱好者的热烈响应。中国航天国际合作成果丰硕,以三十多个国家空间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00余项合作协定,积极推动“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与金砖国家航天机构共同推动建设遥感卫星星座,支持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员国共同构建多任务小卫星星座。“风云”卫星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国际业务气象卫星系列,“北斗”导航系统成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认可的四大核心系统供应商之一。宇航产品出口规模和种类不断扩大,累计实施44次50颗卫星的商业发射,10次搭载发射服务,完成9颗整星出口,成为中国高端装备“走出去”的重要标志。
 

 
  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火星探测任务正式立项,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工程全面启动建设,嫦娥四号任务全面启动,嫦娥五号进入决战阶段,北斗导航系统加速全球组网,无毒无污染大推力的长征五号、长征七号新一代运载火箭将实现首飞。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发射对接,高分三号卫星、风云四号气象卫星以及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探测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等空间科学新型卫星将实施发射。
 
  “十三五”是中国航天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今年将编制《航天发展“十三五”规划》和《空间科学“十三五”规划》,发布第四版《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十三五”及未来一段时期,中国航天将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牢抓住战略机遇,坚持战略引领、创新驱动、融合发展、产业升级的发展方向,按照以航天工程技术创新为主体,大力推动以空间应用、空间科学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思路,论证和实施新的航天重大工程和项目,做强航天战略型新兴产业,培育“互联网+卫星应用”新业态,取得一批空间科学原创性成果,推动航天立法及航天法规体系建设。2020年左右,也就是从现在起,用5到7年的时间,完成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现有的重大科技专项;2025年前后,全面建成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推动空间信息应用规模化、业务化、产业化发展;2030年实现整体跃升,跻身航天强国之列,以航天梦助力中国梦。

       
    中国正在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
 
   
      许达哲回答记者“如何从整体上评价中国航天发展当前的水平和实力?”这一问题时表示:中国现在是名副其实的航天大国,但走在我们前面的还有美国、俄罗斯;从技术水平来讲,整个欧洲也就是欧空局也是很先进的。我们正在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我们希望通过“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和未来十五年左右的时间,使我们真正跻身航天强国的行列。

        “中国航天建设的时间进度和规划目标又是怎样的?下一步我们还有哪些重大工程任务将实施?”

      
他回答说中国已经发布了“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里头已经列举了很多航天领域要开展的重大工程项目,我们现在要做的首先是继续实施好已有的航天重大科技专项,把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走好、把探月工程第三步走好、把北斗导航第三步走好,五到七年就能完成,而且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在“十三五”末完成。下一步,我们要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这个规划也已经向世界公布了。在“十三五”规划里头,我们考虑了深空探测与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考虑了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明确了要开展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今年正好是一甲子,我们说我们是六十年甲子的收官之战,很多航天发射任务,也是新的一个甲子的开篇之作,所以一进入2016年1月份,我们批准立项了火星探测任务。嫦娥四号将在月球背面着陆,这也是人类第一次在月球背面着陆。我们重型运载火箭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深化论证阶段的立项也批复了。所以这个阶段是我们有着十分繁重的航天工程研制任务的阶段。但我要向媒体朋友说,我作为国家航天局长,脑子里考虑的不仅是航天工程,我在考虑空间科学,考虑空间应用。中国的航天走到现在,很大的一个转变就是应用空间资源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为民生增福祉。所以,现在三个系统(遥感、导航、通信)要从扩大应用方向上发展。前面我也谈到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这是个很大的变化。我们也要对人类有更大的贡献,所以在空间科学方面,要更多地探索人类的未知,了解我们生存的环境,了解我们地球所处的空间环境。
 
     2022年建成中国自己的空间站
 
  许达哲回答日本NHK电视记者的提问时表示:中国计划一直是2020年前后建成中国自己的空间站。我们现在正在实施的是空间实验室的计划,今年要发射天宫二号,要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与之对接,要进行一系列的空间试验室的试验。2020年前后,现在你所知道的也是我刚才说的用五到七年的时间,也就是说,是2020年到2022年左右来建成我们的空间站,这个没有大的调整,“前后”嘛,2021、2022年也是差不多的。载人航天是最负有挑战性的、最复杂的工程,我们的计划是把2020年前后更明确为2022年完成。

      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就是要建立好这三大系统,比较完备的导航、通信、遥感三大系统,为诸多领域需求服务,为人类造福,为民生增福祉,这就是我们这个大计划的目的。我说我脑子里现在考虑更多的是怎么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好,把应用做好。
 
        中国火星探测工程正式立项 2020年左右发射一颗火星探测卫星
 
       他还介绍:中国火星探测工程正式立项,要在“十三五”规划的末年,就是2020年左右发射一颗火星探测卫星。我们做的是想一步实现绕火的探测和着陆的巡视,这相当有难度。火星探测是空间科学界和航天界关注的一个重大方向,1月11日正式批复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因为每一个窗口要26个月才能遇到,我们正在严密地制定工程计划,争取在2020年这个窗口发射探测和着陆巡视的火星探测器。这对我们是一个挑战,因为现在能够在火星上着陆巡视成功的有美国,着陆的有俄罗斯,我们要能够一步到位,应该说是一个很大的跨越,它可以研究火星的土壤、环境、大气,以及我们关注的像火星上的水,因为研究这些还是要研究人类自己,生命的起源是什么,地球所处的环境是什么,火星在很多方面跟我们还是比较相近,它有一定的大气,和月球又不太一样,这也是中国真正意义上迈入深空探测,尽管我们的飞行器已经进入了深空,但是在深空进行探测还需要火星探测任务的完成和实现。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航天 火星 空间站

上一篇:俄航天集团:美国对“东方”发射场感兴趣 但暂无具体计划
下一篇:国际航天界纷致贺信祝贺“中国航天日”